探寻国家级非遗文化 求索艺术教育真魅力
--阳安中学学习组走进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油纸伞发源地
2021年4月9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敏,艺术教研组组长刘俊、艺术教师费官霞,一行3人,走进了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油纸伞发源地。
阳安中学正处在发展新的起点,在党委书记、校长徐贵林的领导下,学校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路径,深化育人内涵,提升育人品味,夯实育人根基,丰富育人活动,追求育人成效,以创建四川省示范校、成都市艺术特色学校为契机,深入挖掘学校艺术教育真正魅力,并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深入分析学校艺术教育的突破点。
学校班子研究决定,探索、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油纸伞所承载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魅力、教育价值作为学校艺术的特色教育。
上午9:00,在江阳区分水岭镇教育管中心主任张涛的引荐下,张敏副校长一行拜见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六代法定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毕六福。毕老师对学习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热情的接待了大家。
张敏副校长向毕老师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本次来访的三点缘由,得到毕老师的高度认可,并表示愿意与学校合作,把非遗文化与艺术向学校推广传播,也愿意为我校艺术教育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毕老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始于1678年的“毕六福”油纸伞六代人传承的辉煌历史:该油纸伞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其代表作“龙凤呈祥”在2010年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获得银奖、四川生旅游商品金奖,并被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刊登宣传;作为传承人,自己先后受邀中央演播大厅拍摄专题节目、做客CCTV-1《我有传家宝》和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活动等;自己还先后到美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作非遗文化讲座和现场艺术展示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文化。毕老师还向大家介绍油纸伞蕴含的深刻内涵:正直、踏实、清廉、勤奋等。毕老师精彩的讲解,深深的吸引着大家,也为大家打开认识油纸伞的另一扇窗。
毕老师还带领大家参观了油纸伞博物馆,并对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一件作品和每一道工艺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耐心的讲解。
2021年仲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朱熹园曾感慨:“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在当代更在下一代,传承的关键在引领更在学校教育。
撰稿:张 敏
供图:费官霞
审核:徐贵林
编辑:张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