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姓谭,总是和颜悦色。身材瘦长,衣衫整洁,神情也整洁,眼睛清亮 ,年届六旬却无一丝白发。四十年前,当我刚踏进大队小学大门,他已是那里的一位老师,在偏远的龙泉山麓,用知识启蒙那里的孩子,让朗朗书声回响校园,让孩子们的眼睛愈发澈亮;四十年后,当我已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他也在沱江之滨,教书育人。
那天,他到局里办事,电话打回办公室里座机和每位的手机上,恰遇大家或忙或离开都没能接上,他回来后说,电话都打遍了也不接,一番嬉笑解释,办公室又其乐融融。他笑呵呵地带领新手叶老师熟悉办公室文件的签发,不厌其烦。“他负责文件收发和协助档案室信息录入,曾经经他之手登记、签发的文件成百上千,他做到了无一差错、随查随找,且书写规范、装盒整齐,经他整理出来的文件盒让人感觉是一件艺术品”,“在行政办公室收发文件这个至关重要的岗位上,他为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工作做出了突出奉献,有时候,为追一份文件,他花了很多心血”, “学校里的工作安排,他总能随叫随到,不管上班还是节假日”,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领导如是说。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准时到岗,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并主动帮助忙碌的其他同事,为他们分忧解难。干了几年行政工作就坚持了几年办公室卫生的一日三扫,稍有空闲,大家的办公桌就在他有意无意的收拾中整洁庄严起来。大家下班回家了,他还在忙碌。一同事的孩子放学后常到办公室来,边做作业边等妈妈,他耐心陪伴,看到小家伙一身是汗,他拿出一张干净毛帕,帮他擦汗隔湿,俨然爷孙俩。
     “当他的科任教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与他搭档多年的叶老师说,“与他合作非常愉快,很轻松,他管理学生很得法,只要他做班主任,评优选先、班级流动红旗等,他和他的班集体,都会榜上有名”。科任老师找他,从不说“不”,“一次,我临时有事要耽搁,他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就去把课堂安排得井井有条,当我回来时,看到一摞作业本已整齐的摆放在办公桌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已是资深班主任的蔡老师说,她有不懂的,都向他学习,许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技巧,都是向他学来,他一丝不苟,注重细节,学生操行管理、班干部职责、课间操以及早晚自习,他亲力亲为,当科任老师与学生出现冲突时,他处理得妥妥贴贴的,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谭老师非常细致,两节课分开再久,他也知道上节课上到了哪里”,“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无论上课早晚,他总是穿戴整齐,包括钥匙,都整齐地挂在腰间。”作为中等生的李艳娇回忆说,读初中时,对政治科不重视,常被抓进办公室背书,进高中后觉得,被老师关注和重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若长时间不被老师找去办公室,心里会有焦虑和缺失。像阿娇这样的中等生都会成为谭老师主动叫去办公室里背敦促读书过关的对象。”谭老师不以成绩好坏论学生,主要看态度,像我这样的中等生,他也会喜欢、重视我,所以我对他有很深的感情。有时经过办公室,会请他吃糖,和他谈心,很亲切”。当问及谭老师对她影响最深的事情时,她说:“当我看到他常常在书店里看书,我有一种很想学习的愿望”,看着身边这位高三学生,我明白了先生和他带的班级多年被评为市、校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集体,凝聚力量,共创辉煌是他多年教育教学的真谛吧。他带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后仍会经常回来看望他,向他请教。我的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要延续先生的光,使它成为隽永的亮。
     学校操场上,经常看到他和爱人散步的身影。“他有时间就会陪我,包干了家务活”,面容和善的侯阿姨说,“5.12余震时,我不小心摔断了跟腱 ,医生说很难恢复,做了两次手术。那时家里上有八十岁的老娘,下有读书的侄女寄住着,而他的班主任工作又累又扎实,他硬是一边抓工作一边忙家里,天天下午扶我走,卧室不方便就把我搬到客厅来护理,天天为我热敷、翻身,喂我吃药,半年后我基本可以下床活动活动,他又天天背我上下楼梯,让我拄拐棍锻炼,他在旁边扶着我,回家后就用松紧绳蹦我那受伤的跟腱。三年下来,我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没留下一点后遗症,而他折了一身肉,但他带班主任的那一届考得特别好”。当我问先生怎么挺过来时,他开心地笑着说,自己再困难,工作也要照样干起走啊!我要让学生的成绩不受影响,家长把娃娃交给我,我要让家长满意啊。他还说,我能坚持,也和她对我的支持鼓励分不开,她也很坚强呀,生病期间还在家里坚持工作。我看着先生,脑海里呈现两个相依相偎的身影,在他们身后,有他们家已健康成长、年轻有为的儿子,还有无数正在成长中的学子的身影,原来,为人师者,原来也可以活成先生这般大写的模样!
先生要光荣退休了,另一个崭新的使命——当爷爷的工作正在等候他的赴任,他与我们说起时,眼神里满是幸福。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平凡中执着、坚守,不计回报,大家都打心眼里敬重他,与他亲近。才去办公室工作的我,动了想写他的念头,而他总说:“我只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老师们都是这样做的!”,“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路遥先生的这句话萦绕耳边,是啊,他们所做的虽然都是普通、平凡的事情,但又是很多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正是许许多多像他这样平凡的人,让我们倍受感染,在温暖中前行。(阳安中学 易春容供稿)
谭善枝简历
1、出生年月:1956.10;
2、学历:大学本科;
3、参加工作:1974.8—— 其工龄:43年,教龄:4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5年;
4、专业技术职务:中学政治高级;
5、四川省教育学会学习学研究会会员;
6、工作和学习情况:
(1)1974.8—1977.2,在三星区联合乡任教;
(2)1977.3—1978.8,在简阳师范学习;
(3)1978.9—1989.8,在三星区的红沙一小、红沙初中、联合乡初中、踏水初中、三星初中任教;
期间,1984—1989,担任联合教研组政治联合教研组组长;
(4)1989.9—1992.8,在红塔初级中学任教;
期间,担任红塔区政治联合教研组组长;1991.8—1992.8借调于简阳县城关中学任教;
(5)1992.9至今,在简阳市阳安中学任教;
期间,1994—1999为简阳市政治联合教研组成员;
1996—2013,先后担任学校初中部政治备课组组长;
1993.7—1996.6,在四川省教育学院政教专业毕业;
1997.8—1999.12,在四川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
7、教学情况:
(1) 在三星区、红塔初级中学任教期间,所教政治学科中考成绩一直名列所在区和学校的前茅;
(2)在阳安中学所任的初中政治教学在历年中考成绩中,2010年之前,一直名列城区三校前茅,特别是2001级名列城区三校第一。
8、获奖情况:
(1)1983年评为内江市教育局表彰的优秀班主任;
(2)1984年评为三星区表彰的工会积极分子;
(3)在阳安中学期间,多次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工会积极分子;
(4)所带初中1983级3班获内江市先进班集体;所带初中1990级1班获简阳市先进班集体;所带初中2004级1班获简阳市先进班集体;其他级所带班多次获学校先进班集体。
9、教研情况:
发表、交流学术论文、课题获奖10多篇,国家级4篇、省级2篇、其他为地市级:
(1)1994.7—1996.7参加编写简阳市《中小学学法指导》子课题《初中政治学法指导》一书,1997.8.26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成果一等奖;
(2)1997.12:《浅谈高中政治结构学习法》发行在(国家级)《全国中学政治优秀论文》第一集,由陕西师大出版;
(3)2002.12:《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心理品质教育实验与研究中几种能力的培养》获国家级三等奖,由中国教育报理论部发行在(国家级)《教育研究与管理论文集》上、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4)2003.5:《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之我见》获国家级二等奖,由中国教育报报刊社发行在(国家级)《中国基础教育论文集》第三卷上,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5)2003.8:《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与研究》获(国家级)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思想政治优秀论文一等奖;
(6)2002.9:《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之我见》获四川省教育厅第三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7)2001.11:《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渐进培养》获资阳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8)1998.4:《试论政治课教学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获内江市政治优秀论文一等奖;
(9)1998.3:获内江市教改成果三等奖一篇;简阳市级优秀论文多篇。
(10)1994—1999先后在高中政治教研会上作新课、复习课专题和中心发言;
1983—2010期间,先后在县、区初中政治新课改、毕业班复习研讨会上作主题、专题、中心发言十余次;
(11) 在县里、学校里,多次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