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如果能在青春年少时幸运地遇到好老师,无疑是人生最美的相遇。她们如冬日里的阳光、春天里的雨露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你希望自己遇到什么杨的老师?让我们来听听全国模范教师于洁主持的“教师沙龙”里的老师们怎么说。
我转学到这所学校读一年级,我有点吃惊。却看到她掀起了脚踏琴的盖子,一边弹琴,一边带我们唱《北京的金山上》。她们的音域很宽,音色浑厚,很有感情。她的表情和教数学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刚才那么理性的她,转眼就变得那么深情。
等第三节课她进来的时候,我充满了好奇。她的脖子里面挂了个哨子,站在教室门口一吹,“操场集合”,我们欢呼雀跃着冲出了教室,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抢小板凳,抬了膝盖斗鸡……天知道她怎么会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四十多岁的她短发飞扬在风里,精神抖擞,眼疾手快地抓起了一个被对手撞得即将倒下的学生。
中午上自习的时候,她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静静地写毛笔字,或默默地拿本书阅读,她的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光辉,或沉静,或严肃,或爽朗,或笃定。
她的名字叫中师生。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样样都要过关,都要能教。怎样教课,怎样做教师,是需要天天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或是在琴房、画室、图书馆、语音教室。各科齐头并进,无主副、大小科之分。他们的业余时间,吹拉弹唱,打球跳舞,挥洒笔墨,武术体操样样领先,辛苦又快活,素质很全面。
这样的学生毕业了做老师,自身已经具备勤奋与朴实的气质,教学严谨,紧张中又不失活泼。这样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说到底,影响学生的终究不是知识和分数,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上世纪70年代,我们这些读小学的孩子,很幸运地遇到了他们。遇见这样的老师,很幸福。他们聪明,知识面广,可以全科教学;兴趣爱好多,像座宝藏,让学生充满好奇。潜移默化中,学生和他们一样动静相宜,能拿笔写字,也能抓球投篮。
1980—1990年代的中师生,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依然年富力强,很多是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是支撑基层教育大厦的“栋梁”。只是,他们是最后的中师生了。后来的学生,再也没有福气遇见中师毕业的老师。
那就是素质教育吧,没有什么比扯着嗓子喊的口号,就是每天平平常常的生活,他们自己热爱生活,有情有趣,也就给了学生有情有趣的学习生活。
我怀念着我的中师生老师,也感慨着中师的消亡,我渴望现在的师范大学能够够传承中师的教学模式,渴望那里走出来的未来的老师一专多能、能歌善舞,唯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于洁)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遇到有童心的老师。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所有的事情在他们的脑瓜里都有新奇的意义的,不断地追问和探索是他们成长的方式。有童心的老师能看透孩子的心灵,能读懂孩子的眼睛,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会接纳孩子的一些古怪行为,会尊重孩子稚嫩的心灵的老师必然会还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我希望,有的孩子能遇到有慧心的老师。刚入学的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是多么的崇拜啊,一个个都仰着脑袋细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老师常常能出其不意变换各种教学方式,能巧妙地解决孩子提出的各种古怪的问题,不断地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孩子打开更广阔更深刻的疆域,能引导孩子走得更远的老师必然让孩子一生铭记。
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遇到有公心的老师。面对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千差万别个性的孩子们,老师的一视同仁、公正无私非常重要!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社会,昔日纯洁的学校也受到很多大环境的影响。能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能守护内心的宁静,能平和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老师是每个家庭的福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也是社会普通的一份子,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我特别能理解这里面的辛酸。我们不能过分地把教育孩子的太多责任和希冀强加给他们,作为父母,我们才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如果我们给予的养分足够充分,再遇到老师们的辛勤守护,必然开出娇艳的花朵。
(卫娟娟)
当学生几十载,做老师十几年,一直呆在学校,遇见的老师着实不少。认真回想,我发现让我心生敬佩的老师基本都有以下特点。
首先,认真有才华。一个老师的才华在课堂上是遮盖不住的,会像涓涓细流一样环绕每一个学生,他们并不刻意追求深刻,可是课堂时时闪现智慧的火花;他们并不刻意追求生动,可是课堂就是那么有趣。记得高中数学老师每次讲题目时的思路都是那么清晰透彻,让每个听讲的学生都叹服。当然他的才华不是凭空闪现,他的才华源于她的认真,每次上课时她都带着一个本子,上面手写着自己精选的习题,而且书写认真规范。我想课前数学老师一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才有课堂上的这份行云流水,而且这份认真我们都感受的到,也感染我们。所以当我想到我最想遇到的老师,认真而有才华是我最看重的。
其次,对学生尊重。尊重虽然只有两个字,可做起来并不是容易,尤其面对小孩子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虽小也需要尊重,即使犯了错也要给予尊重和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那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细心呵护学生自尊心的老师我们都不会忘记。我记得曾经问过一个老师问题,可是她看了题目说,这么简单的都不会,语气眼神充满不屑,对于我这样内向敏感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态度足以拉开我和她的距离,从此再也没问过她一个问题,好在我不是讨厌一个老师就讨厌她所教的学科的学生,不过我现在也要感谢她,让我知道学生能向老师问问题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然我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任性冲动的时候,高考前我心情焦虑,一点小事儿都让我焦虑不已,情绪激动,班主任无声地替我解决,并没有指责我的任性,虽然我从来没有感谢过他,但对于他的细心呵护,我心中充满感激。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这样的老师。
第三,热爱生活。生活才是大课堂,生活的智慧让人更加豁达积极,更愿意分享。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师往往心态更平和,对学生更包容,更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因为他们看到了生命的丰富和多种可能性,知道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慢慢等待的。他们眼里的学生是流动延展性的,他们更愿意耐心守望,静待花开。
(富伟丽)